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缓刑担保人需承担何种风险?

2025-01-13
担保人有及时告知公安机关的义务,不用承担其他的责任。根据案件事实,如果认为已经构成犯罪的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逃匿,且保证人与该被告人串通、协助其逃匿以及明知藏匿地点而拒绝向司法机关提供,那么对保证人应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缓刑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或短期有期徒刑的罪犯,中期和长期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累犯、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以及不适用缓刑的罪犯不适用缓刑。另外,死刑缓期两年执行通常称为“死缓”,是收监,需要注意区分。 在缓刑的适用上,需要考虑犯罪分子是否具有悔改表现、是否属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以及是否属于被判处拘役或短期有期徒刑的罪犯。在审判实践中,缓刑的适用需要考虑被告人犯罪的情节、案发后的悔罪表现、受害人的态度以及是否具有法定从轻情节、是否退赃退赔或赔偿受害人损失、是否缴纳罚金等因素。但是,只注重被告人的悔罪主观意识,缺乏对被告人的平时表现的调查了解,忽略了对适用缓刑罪犯的监管、帮教、改造等客观条件的考虑,容易导致被告人亲属为了使被告人适用缓刑,免受监禁,表示愿意多交罚金、多赔偿损失,以金钱的付出来体现被告人的悔罪态度,以至使之成为缓刑的交换条件;有些单位组织出于被告人亲属的种种关系,碍于情面,不切实际地乱出证明,一概证明被告人表现良好;有的帮教组织也停留在纸面上,形同虚设,少数帮教成员甚至不知道被帮教的对象;等等。这些情况不能表明被告人悔罪的真实性,也不能如实反映适用缓刑的客观条件,给法官提供了种种假象,导致了法官在考虑对被告人适用缓刑时出现偏差。因此,对被告人归案后是否诚心悔过,适用缓刑是否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实质上都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有待在日后的考察中予以确定。而现行的缓执行制度将这种待定状态交由法官提前认定,确实难于准确把握,以至缓刑期间重新犯罪的时有发生,有的甚至是报复性犯罪。也容易导致法官滥用职权,盲目地适用缓刑,造成重罪轻判,使得某些罪犯逃避了应得的惩罚,有损法律的严肃性。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