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单位这种违法行为。2、需要你和用人单位有劳动关系的证据。比如有名称的工装、工作证或工作牌(最好盖有公章)、工资卡、工资...
一、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草案应扩大适用范围,将事业单位聘用合同人员、事业单位非在编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等纳入调整范围。另外,有的建议引入“雇主?、“雇员?概念,这样既可以把个人用工纳入调整范围,也可以把董事长、总经理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排除在本法调整范围之外。二、草案应禁止用人单位利用企业规章制度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特别是应严格限制利用企业规章制度解除劳动合同。草案中规定,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可以解除,这往往会成为单位开除员工的借口。为此,应明确规定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必须合法。三、应当对劳动合同短期化现象作出针对性的规定。四、工资和社会保险成为焦点。很多意见提出,法律应当明确工资的支付时间、支付方式、计算方法,杜绝合同中只签最低工资。不少意见建议应对劳动保险作出相应的规定,并规定恶意拖欠工资、不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五、对经济补偿金的规定有不同意见。草案规定了解除或者终止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当支付补偿金。对此,有意见表示,用人单位往往通过刁难的方式迫使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合同,从而逃避补偿,法律应当把这种现象包括进去。也有人认为,,双方的权利义务就终止了,用人单位可以不再支付补偿金。六、劳动合同应该体现同工同酬。在有的单位,国营合同工、集体合同工、同工不同酬的问题严重,法律应当给予解决。七、不能利用试用期侵害劳动者权益。过长、试用期期间工资待遇太低、用人单位在试用期期间随意解除劳动合同等三个问题,受到群众关注,认为法律应当作出相应规定。八、劳动力派遣问题有待形成共识。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1、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单位这种违法行为。2、需要你和用人单位有劳动关系的证据。比如有名称的工装、工作证或工作牌(最好盖有公章)、工资卡、工资条、考勤记录、社会保险缴纳记录、同事证言(离职在职的都可以)、录音录像或者其它有你名字和公章的文件等。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条例》第二章《的订立》第六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4、《》第九条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610人已浏览
182人已浏览
144人已浏览
20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