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般来说,掩饰隐瞒犯罪所得行为为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本罪的具体客体,有人认为是“司法机关追索财物的正常活动”,也有人认为是“司法机关查明犯罪...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源于2007年5月1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与盗窃、抢劫、诈骗、抢夺机动车相关刑事案件具体运用...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对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做了明文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是《刑法》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第二节妨害司法罪中规定的犯罪,是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犯罪。《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立案金额为三千元及以上。知道是隐瞒犯罪收入及其产生的收益,转移、收购,代替销售或用其他方法隐瞒,具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应按规定隐瞒、隐瞒犯罪收入、犯罪收入罪定罪处罚:(一)隐瞒、隐瞒犯罪收入及其产生的收入价值在3000元到1万元以上。(二)一年内隐瞒,隐瞒犯罪收入及其收益行为受到行政处罚,实施隐瞒,隐瞒犯罪收入及其收益行为。(三)隐瞒、隐瞒的犯罪所得系电力设备、交通设施、广播电视设施、公共电信设施、军事设施、救灾、危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金。(四)隐瞒行为,上游犯罪无法及时调查,公私财产损失无法挽回。(五)实施其他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妨害司法机关对上游犯罪进行追究的。犯该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三到七年有期徒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31人已浏览
301人已浏览
211人已浏览
42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