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关于交通肇事遗弃罪:交通肇事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的情节的,属于交通肇事罪的情节加重犯所谓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构成犯罪: (1)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关于交通肇事遗弃行为的规定,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依照刑法第232条、第234条第2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由此可见,行为人发生交通事故时的主观过错是过失,发生事故以后,因行为人为了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使被害人因得不到及时救助而造成被害人死亡或严重残疾。主观上行为人是间接故意,客观上应以结果对行为人进行定性,是结果犯,不是行为犯。本案被害人因交通肇事受重伤,虽被被告人遗弃,但被路人报警得到救助,只是造成重伤。因此,不能对被告人的行为定故意杀人罪未遂。
缓刑定义:在我国,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人,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如果暂缓执行刑罚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就可以规定一定的考验期,暂缓刑罚的执行;如果犯罪人在考验期内遵守一定条件,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这便是缓刑。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了适用缓刑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的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75人已浏览
161人已浏览
106人已浏览
12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