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
诽谤罪是指捏造事实,并公然损害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本罪客观方面必须是实施诽谤行为,即不仅捏造事实,并且公然散布所捏造的事实。如...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网络诽谤是指在客观方面故意捏造和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侵犯的对象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因特网背景下,网络诽谤事件日益增多,因此网络诽谤罪也因此诞生。网络诽谤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网络秩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大网民的思维习惯。2013年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检察院明确了网络诽谤罪的标准,即谣言被转发超过500次可以判刑,明知诽谤仍提供帮助共同犯罪。构成犯罪的,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犯网络恶意造谣诽谤诋毁他人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望采纳。
《刑法》第246条规定:网络诽谤是指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并且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诽谤事件日益增多,因此网络诽谤罪也因此孕育而生。网络诽谤严重扰乱了正常网络秩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大网民的思维习惯。2013年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检察院明确网络诽谤入罪标准,即谣言被转发超500次可判刑,明知诽谤仍提供帮助以共同犯罪论处。构成犯罪的情况下,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27人已浏览
1,560人已浏览
233人已浏览
44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