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签订虚假合同不一定构成诈骗罪。如果具有《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的当事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且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等五种情形之...
以伪造票据为担保,签订合同,欺诈财产,构成合同欺诈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十四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以非法占有对方财物为目的,利用假公章与他人签订合同的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第一项规定,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合同诈骗涉及三种数额,即受骗损失数额、实骗数额和行骗数额。受骗损失数额是指犯罪分子的诈骗行为实际造成的损失数额,实骗数额是指受骗者被骗而实际交付给犯罪分子的财产数额,行骗数额则是指犯罪分子主观上预计达到的诈骗总额,一般是指合同标的额。按照司法解释,诈骗数额应以行为人实际骗到的数额认定,合同标的额可以作为量刑情况予以考虑。如果行为人签订的合同标的金额是100万元,最后拿到30万元,应认定犯罪金额为30万元,没有拿到的部分作为量刑情节考虑。司法实务操作中,遇到诈骗既遂与未遂并存的犯罪形态,应以行为人实际骗到的数额作为定罪量刑的主要依据,其未遂的情节作为从重量刑的依据。所以说,应该按照实际取得的金额认定犯罪金额。针对你所咨询的合同诈骗未遂是否定罪这个问题,绝对会定罪,具体定罪看诈骗金额。
口头合同一般应用于即使结清,但也可应用于双方协议一致的合同约定。判断是否构成合同诈骗主要是从是否侵犯市场经济秩序及公私财产,比如商品、货物的买卖合同,用以规范市场交易,侵犯即可构成合同诈骗。以借贷合同为例,侵犯的只是公私财产权利,与市场经济秩序无关,再以劳务合同为例,侵犯的只是雇佣或者劳务关系,也与市场经济秩序无关,此类合同就不能构成合同诈骗罪。 综上所述,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6人已浏览
370人已浏览
166人已浏览
20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