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被诈骗三年后才报案是有用的,诈骗罪立案时限是没有的,只要符合立案条件就应当立案。一般来说,报案后,先由公安机关进行审查,再决定是否立案。 若...
如果有证据证明确有犯罪事实的,应当立案。《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九条规定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可以立案。诈骗罪的最高法定刑为无期徒刑,因此其追诉期为二十年,被骗三年后受害人提交相关证据给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同样可以立案侦查。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除非存在法定情形,否则不会撤销。即使取得被害人谅解,也只能是从轻处罚,而不是撤销案件。但是行为人实施诈骗行为后,知错悔罪,主动向受害人退赔,投案自首的,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达到数额较大标准的,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诈骗罪立案后,公安局不能撤回,除非不构成犯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大量公私财产的行为。犯罪的基本结构是:行为人以非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22人已浏览
132人已浏览
1,541人已浏览
53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