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这是关于特殊主体犯罪的定性问题。贷款诈骗罪的犯罪主体虽然是一般主体,但是如果是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冒用他人名义或...
贷款诈骗罪的犯罪主体虽然是一般主体,但是如果是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冒用他人名义或者虚构假名骗取贷款的,则不能以贷...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对于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与实施诈骗行为的犯罪分子事前通谋,为贷款诈骗活动提供帮助的,一般是以贷款的共犯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百九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或者,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五)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
根据陈述,一般情况下,不会被判处刑罚;一般而言银行起诉是出于追索贷款,只要到时候看看法院的传票就知道了,如果银行想要让你承担刑事责任,那么应当通过公安机关刑事立案、然后走公诉程序;所以及时还款就可以了。备注:[贷款诈骗罪]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二十七条[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案(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之一)]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二)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三)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多次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的;(四)其他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
银行人员诈骗贷款怎么定罪,这是关于特殊主体犯罪的定性问题。的犯罪主体虽然是一般主体,但是如果是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冒用他人名义或者虚构假名骗取贷款的,则不能以贷款定罪处罚。实践中,冒名主要有“顶名贷款”、“搭名贷款”、“盗名贷款”和“假名贷款”几种。如果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采用了上述欺骗手段取得贷款,并将贷款非法占有或者挪作他用,则应当分别根据关于贪污罪、或者、的规定定罪处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97人已浏览
225人已浏览
228人已浏览
29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