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索贿罪的证据要求:主体要件的证据要求。主要包括书中的任命书、委托书、合同、档案证明、证人证言、以及证明受贿人所在单位经济性质的证据等。 索贿...
索贿罪的证据要求:主体要件的证据要求。主要包括书中的任命书、委托书、合同、档案证明、证人证言、以及证明受贿人所在单位经济性质的证据等。 索贿...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运用法律手段,迅速及时取证。受贿犯罪固有的特征,决定了它具有一定的侦查难度。受贿嫌疑人在实施受贿行为后或察觉司法机关追查时,往往会想方设法破坏、转移、伪造乃至毁灭证据,也往往会利用延长时间编造假情况、假情节,或与行贿人、知情人串通,订立攻守同盟。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证人也可能受到外界的压力,使证言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不善于运用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手段,则无以打开案件侦查的局面。受贿案件进入侦查程序,必须充分运用必要的法定手段和法律措施,如依据刑事诉讼法第83条中的“发现犯罪事实”以事立案,控制犯罪嫌疑人,对嫌疑人采取监视居住等强制措施,在嫌疑人与行贿人或知情人之间没有串供或订立攻守同盟之前,迅速及收集证据、固定证据、分析判断证据,从而通过合法获取的证据去指证犯罪嫌疑人和证实犯罪,在大量的事实和证据面前,受贿嫌疑人能做的也只能是俯首认罪,如实供述自己的受贿行为了。这样做有利于提高所立案件的质量和准确度,并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侦查的广度和深度。
第一,是主动性。受贿者主动要求行贿者以明示和暗示的方式给予自己的财物,而不是被动等待行贿者给予财物。主动包话行贿者提出,受贿者主动与他们讨价还价。实践中,受贿者的主动性是成立索贿最重要的特征。第二,是索取。索取不等于勒索,索取只是向他人索取财物,勒索是通过威胁手段向他人索取财物。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受贿者只要向行贿者索取财物,就构成索贿,所以索贿包括两种情况:勒索和索取(潘强、邹志宏在《法学专论》中发表的《索贿犯罪新探》一文也表达了这种观点)。第三,是交易性的。索贿虽然不以为行贿者谋取利益为前提,但受贿者一般以自己的职权为某种行为或者不为某种行为交换,这种交易也可以以未来的利益为交易,予财物。
证人也是证据。如果你想定罪受贿人,你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物品证据,即物证,如与受贿有关的纸张、照片、视频、票据等。二是人证。人证不能是你自己的。你必须是第三个目击者或在场人员。证据必须经核实,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31人已浏览
183人已浏览
250人已浏览
35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