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简述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正确答案:罪刑法定原则。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什么行为构成犯罪、构成什么罪及处何种刑罚都必须依据刑...
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按刑法规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在适用《国家赔偿法》,应把握以下三个原则:1对等原则,是指外国人、外国企业和组织能否享有我国国家赔偿法上的权利,应以其所属国是否允许我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该国国家赔偿请求权而定。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对受害外国人、外国企业和组织是否赔偿视其所属国有无国家赔偿制度而定,如受害外国人国籍所属国并无国家赔偿制度,则该受害人就不能享有我国的国家赔偿请求权; (2)如果受害外国人国籍所属国有国家赔偿制度,能使我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该国有权取得赔偿,则受害外国人亦能适用我国国家赔偿法取得赔偿; (3)受害外国人国籍所属国国家赔偿法对我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保护范围太窄,不及我国对受害外国人的保护范围的,则我国国家赔偿法对受害外国人也不适用。
刑法第八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按刑法规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对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触犯我国刑法的行为,规定适用我国刑法,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和我国公民的合法利益。虽然这种行为发生在国外,且由外国人所为,但其犯罪目的或犯罪对象直接针对我们国家及我国公民,直接对国家利益造成了损害,有必要运用刑法对这种行为予以惩戒。根据刑法的规定,对外国人在境外的犯罪,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应当适用我国刑法: 一是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如犯罪的对象直接危害了我国国家的安全和利益,或者直接侵犯了我国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如果外国人犯罪没有侵犯到我国及其公民利益,则不能适用我国刑法。 二是按照刑法规定的最低法定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刑法规定对一种犯罪最低法定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一般都是较严重的犯罪,如果最低法定刑不到3年有期徒刑,由于情节较轻,即使是针对我国国家和公民犯罪,也不适用我国刑法。 三是根据犯罪地的法律,也必须是构成犯罪,并且应当给予刑事处罚的。各国的社会制度、法律制度不同,对于外国人来说,首先是受其本国法律约束,遵守其本国法律,如果一种行为根据其本国法律不构成犯罪,不应受到刑事处罚,虽然符合前两个条件,也不能适用我国刑法。
1.属人管辖原则。这里的属人管辖原则,是指积极的属人管辖原则,即本国公民在国外犯罪的,也适用本国刑法。 2.保护管辖原则。保护管辖原则的基本含义是,不论本国人还是外国人,其在国外的犯罪行为,只要侵犯了本国国家利益或者本国公民的权益,就适用本国刑法。其实质意义在于,保护本国国家利益与本国公民的权益。因侵犯本国国家利益而适用本国刑法的,称为国家保护原则;因侵犯本国公民权益而适用本国刑法的,称为国民保护原则(消极的属人管辖原则)。 3.普遍管辖原则。普遍管辖原则以保护各国的共同利益为标准,认为凡是国际公约或者条约所规定的侵犯各国共同利益的犯罪,不管犯罪人的国籍与犯罪地的属性,缔约国或参加国发现犯罪人在其领域之内时便行使刑事管辖权。根据国际公约及各国刑法的规定,适用普遍管辖原则受到一定限制: (1)适用该原则的犯罪必须是危害人类社会共同利益的犯罪; (2)管辖国应是有关公约的缔约国或参加国; (3)管辖国的国内刑法也规定该行为是犯罪; (4)犯罪人出现在管辖国的领域内。根据刑法第9条的规定,对于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我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管辖权的,适用我国刑法。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89人已浏览
576人已浏览
3,175人已浏览
30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