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申请执行民事判决书的期限为两年。中止、中断申请执行时效,适用法律关于中止、中断诉讼时效的规定。申请执行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天...
生效判决除非经过审判监督程序撤销,不存在失效问题。民事判决经法院强制执行后,根据不同情况会出现多种结果:实际执行完毕、执行和解并履行完毕、申...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申请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必须遵守法定的期限,方为有效,如果超过期限,就丧失了申请执行的权利。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根据《民事诉讼法(试行)》的规定,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个人的为1年;双方是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为6个月。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限的最后1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每次履行期限的最后1日起计算。 1、法院执行立案后,法院应在6个月内采取执行措施。 2、如果法院在6个月内不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可以向上一级法院申请提级执行。就法院的判决、裁定来看,并不是一作出就会生效。因为我国是两审终审制。通常情况下,对于一审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在上诉期内没有提起上诉的话,那么才会生效。而要是二审法院作出的判决,一般是从作出之日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零三条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判决书下达后有十天的生效期,如果十天内没有上诉,那么判决书才会生效。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计算。 只有生效的判决才会得到执行,按照看守所做法,一般一个月统一执行一到两次。所以,执行的时间应该在半个月到一个月。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罪犯被交付执行刑罚的时候,应当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在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监狱或者其他执行机关。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429人已浏览
431人已浏览
338人已浏览
30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