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缓刑适用条件: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不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逃犯自首能否判...
不一定是判缓刑的。根据刑法规定,对于投案自首的当事人,量刑时可予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而取保候审也只是对涉嫌犯罪的当事人所采取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逃犯人员投案自首的,一般不能减轻处罚。逃犯人员投案自首不构成自首,不能减轻处罚。 2、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才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根据情况,结合具体情况,需要满足缓刑条件。缓刑是指暂停执行原刑罚,如果犯罪人在考试期间遵守一定的条件,原刑罚将不再执行。适用条件:1。对象: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人。2、条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布缓刑:(1)轻度犯罪;(2)悔改;(3)无再犯罪的风险;(4)宣布缓刑对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利影响。3、必须缓刑的对象:满足上述条件的18岁以下、孕妇、75岁以上的,应当宣布缓刑。4、禁止条件:累犯或者犯罪集团的主要成员不得适用缓刑。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十三条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社区矫正人员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确需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在七日以内的,应当报经司法所批准;超过七日的,应当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返回居住地时,应当立即向司法所报告。社区矫正人员离开所居住市、县(旗)不得超过一个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5人已浏览
655人已浏览
337人已浏览
14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