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集资诈骗罪的定义

2021-11-09
集资诈骗罪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认定:1。对象要件集资诈骗罪侵犯的对象是复杂的对象,既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又侵犯了国家金融管理制度。在现代社会,资本是企业生产经营不可缺少的资源和生产要素。而且生产者.形式经营者自有资金极为有限,因此社会筹集资金成为一项日益重要的金融活动。与此同时,一些名为集资的犯罪行为开始滋生和蔓延。这种集资诈骗形式欺骗公众,不仅造成投资者经济损失,还干扰了金融机构储蓄、贷款等业务的正常进行,破坏国家金融管理秩序。大多数投资者对集资活动过于谨慎,甚至金融机构的集资也可能产生不信任感,影响经济发展。二、客观要件集资诈骗罪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必须采用诈骗手段非法集资,数额较大。构成集资诈骗罪的人,客观上应当满足以下条件:必须有非法集资。(一)集资主体应当是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条件的公司,或者其他依法设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2)公司和企业聚集资金的目的。(3)公司和企业募集的资金主要通过发行股票、债券或融资租赁、合资、合资等方式进行。,其中发行股票和债券是主要的集资方式。(4)公司.企业在资本市场筹集资金的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3、集资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集资诈骗罪,单位也可以成为集资诈骗罪的主体。4、主观要件集资诈骗罪主观上由故意构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也就是说,犯罪行为人主观上有把非法聚集的资金作为自己的目的。所谓据为己有,不仅包括将非法募集资金置于非法募集资金的个人控制之下,还包括将非法募集资金置于本单位控制之下。一般情况下,这种目的具体表现为将非法募集资金的所有权转移到自己的所有权上,或者随意挥霍,或者在占有资金后携带资金潜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诈骗方式非法集资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处以罚款,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前款的规定进行处罚。

相关法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其行为属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1)携带集资款逃跑的;(2)挥霍集资款,致使集资款无法返还的;(3)使用集资款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致使集资款无法返还的;(4)具有其他欺诈行为,拒不返还集资款,或者致使集资款无法返还的。对于实施上述非法集资的行为之一,数额达到10万元以上的,公安机关就应当立案侦查。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