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单位申请工伤认定是必须发生工伤之日起1个月内申请 个人申请工伤认定是发生工伤之日起1年内申请 劳动能力鉴定(伤残等级鉴定)是必须治愈出院并且...
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通常是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不过,可以明确告...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伤残鉴定又称劳动能力鉴定,通常情况越早鉴定对劳动者越好。一般情况下是工伤认定后马上可以鉴定,但是如果劳动者或者单位有一方要对工伤认定不服或者是声明要去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的,就要再等60天。伤残鉴定跟劳动者治疗没有影响,因为伤残鉴定是根据劳动者当时受伤时第一次入院的病历和暂时的康复情况,一般越早做对劳动者的伤残鉴定等级越有利,得到的赔偿越多,法律没有规定必须在什么时候鉴定,但是一般要在工伤认定结论书生效后一年之内鉴定。 残疾赔偿金计算公式 (1)、受害人在60岁以下城镇居民残疾赔偿金=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伤残赔偿指数农村居民残疾赔偿金=上年度农村人均纯收入×20年×伤残赔偿指数 (2)、受害人在60-74岁之间城镇居民残疾赔偿金=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受害人实际年龄-60岁)]×伤残赔偿指数农村居民残疾赔偿金=上年度农村人均纯收入×[20年-(受害人实际年龄-60岁)]×伤残赔偿指数 (3)、受害人在75岁以上城镇居民残疾赔偿金=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年×伤残赔偿指数农村居民残疾赔偿金=上年度农村人均纯收入×5年×伤残赔偿指数伤残等级具体等级对应的伤残赔偿指数:一级:100%;二级:90%;三级:80%;四级:70%;五级:60%;50%;七级:40%;八级:30%;九级:20%;十级:10%。
1、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或者停工留薪期满(含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延长期限),工伤职工或者其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故进行劳动能力鉴定需等到伤情稳定后,在此法律没有给出具体期限,伤情稳定后及时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有利于进行赔付。 2、实践中,一般要均要求在收到工伤认定决定书三个月后才能申请劳动能力鉴定,这种做法没有法律依据。可能是工伤部门考虑到用人单位如果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可以在三个月内向法院提起诉讼因素。
工伤认定以后,将医疗费用发票及治疗清单等资交社保,三十天内审核拨付;二、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将申请资料交社保后,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三十日。三、劳动能力鉴定达到等级的,向社保申请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审核拨付时间为三十天内,如果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单位,在得到伤残鉴定等级后就可得到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0人已浏览
169人已浏览
221人已浏览
29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