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民法通则》第117条的规定:损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的,应当恢复原状或者 折价赔偿。可见,财产受到损害,恢复原状为第一位的救...
1、夫妻共同财产,一般应均等分割。也就是说,夫妻共同财产,原则上均等分割;根据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和财产的来源等情况,具体处理时也可以有所差...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离婚后婚期财产的分割:应当按照公平平等的方法进行合理分割,并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原则进行。离婚财产分割即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是指离婚时依法将夫妻共同财产划分为各自的个人财产。现行《婚姻法》第17条到第19条明确了夫妻共同财产是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以列举式和概括式的方式规定了夫妻共同财产的内容,该法也规定了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有协议分割和判决分割两种做法。离婚时,双方有合法婚姻财产约定的,依约定。一方的特有财产归本人所有。夫妻共同财产一般应当均等分割,必要时亦可不均等,有争议的,人民法院应依法判决。
仅供参考:公平分配的标准是: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这种差距要合法、合情合理、合乎民生发展。分配公平主要表现为个人消费品分配的相对公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个人收入的社会分配是否公平,不取决于有没有差距,而取决于这种差距是否合法、合情合理、合乎民生发展。社会分配是否公平受诸多因素影响:第一:马克思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决定分配的根本性因素。他把资本主义社会分配严重不公的根源归咎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认为无产阶级要改变自己的经济命运只有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第二,自由的市场竞争,其结果是贫富悬殊。各种市场竞争都是以利益为内驱力,以拥有的资源力为依附,利往高处走,钱向富人流。这就是所谓的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第三,国家制度与政策对分配公平有巨大影响。现代社会,国民收入的分配是由法律和制度来调整的,制度、法、政策的不公平反映到收入分配上,就会产生分配的不公平。所以,制度、法、政策公平与否将直接决定分配的公平。第四,劳动者劳动差别的影响。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差别,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表现在价值的贡献上有很大的距离,如果仅仅以贡献的大小为尺度进行收入分配,必然就造成收入差距悬殊。
分配坚持以下原则:1坚持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的原则;目前我国妇女的经济条件和男子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在财产分割上适当照顾妇女和儿童的利益,才能避免妇女和儿童因分割财产所造成的生活水平下降和生活困难,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2.照顾无过错一方的原则;案件,在财产分割时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适当多分。第46条规定了一方因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和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婚姻法规定了过错离婚的法律后果,即让过错方承担离婚损害赔偿责任,这是对受害方的法律救济,体现了法律的公平原则。3.公平原则;在离婚财产分割时适用公平原则,就是要一方面合理分割夫妻现有的共同财产;另一方面还应清算夫妻的经济利益。例如,夫妻双方对家务劳动、子女的付出,一方离婚后生活水平的下降,妥善安置离异后的患病方,等等。这是公平原则在夫妻共同财产分割中的体现。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2人已浏览
171人已浏览
102人已浏览
17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