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我国刑法第133条规定的交通肇事罪,你所驾驶的肇事车辆属于全责,在死亡一人的情形之下属于“发生重大事故”,在此情形之下的刑事责任是3年以下有...
我国刑法第133条规定的交通肇事罪,你所驾驶的肇事车辆属于全责,在死亡一人的情形之下属于“发生重大事故”,在此情形之下的刑事责任是3年以下有...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取保候审只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还是要经过法院宣判的。判缓刑的可能性较大。
首先取保候审与定罪量刑没有关系,取保候审并不代表无罪或者释放,是有一系列强制性规定的。此外,关于刑罚程度,需要看具体案情。根据您所提供的情况,您哥哥属于交通肇事罪,并且自首、未逃逸、积极抢救了受害人,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建议您积极对受害者家属作出民事赔偿,尽量得到受害人家属的谅解,有助于减轻处罚。
我国《刑法》规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也就是说,“罪行极其严重”是刑法规定的犯罪死刑适用的基础条件。在我国,死刑又分为死刑立即执行和缓期执行两种。在司法实践中,酌定量刑情节能够直接影响死刑的执行方式是立即执行还是缓期执行。常见的酌定量刑情节,主要包括犯罪的动机和目的、犯罪的对象、犯罪的手段、犯罪的时间和地点、犯罪人犯罪前的一贯表现、犯罪后的态度以及是属于初犯、偶犯还是惯犯等。 根据相关法条规定,被告人所犯罪行极其严重,依照刑法则规定符合适用死刑条件,具有下列从严处罚情节,且无法定或酌定从宽处罚情节的,依法适用死刑立即执行。 1、故意杀人罪 (1)实施抢劫、盗窃、强奸等犯罪后,为灭口而故意杀人,并造成死亡后果的。 (2)聚众斗殴致人死亡中的首要分子,且系致人死亡的直接责任人。 (3)雇凶者直接策划、组织、指挥故意杀人,或者雇凶者直接与受雇者共同实施故意杀人,且造成他人死亡后果的。 (4)因暴力犯罪被判刑,在假释考验期内故意杀人,并致人死亡的。 (5)出于报复、奸情、图财等动机,预谋杀人并致人死亡,且具有法定从重情节或多个酌定从重情节的。 (6)符合累犯条件,且前罪系严重危害社会治安、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暴力犯罪,后罪为故意杀人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7人已浏览
394人已浏览
248人已浏览
75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