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
1、根据《刑法》第234条的规定,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起刑为10年,适用死刑。在刑事诉讼事务中,“以犯罪嫌疑人对被害人及家属积极作出民事赔偿作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死亡,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十三年。可以轻判的要素有:1、赔偿被害人家属,家属表示对赔偿满意,对加害人谅解; 2、自首; 3、立功; 4、未成年; 5、被害人存在过错; 6、初犯; 7、认罪,对所犯罪行表示悔改; 8、从犯。 可以轻判的方法很多,材料要结合具体案情收集,可以委托律师代理,这样可以做得更专业和全面。
根据《刑法》第234条的规定,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起刑为10年,适用死刑。在刑事诉讼事务中,“以犯罪嫌疑人对被害人及家属积极作出民事赔偿作为酌定情节在量刑中被充分考虑”已在司法实践中被普通运用。因此,民事赔偿部分的解决将直接影响对犯罪嫌疑人判处实刑的期限。 就故意伤害(致死)的案件而言,如在基层法院提起公诉,则一般对犯罪嫌疑人比较有利,既不会判处无期以上徒刑,如果积极赔偿,则一般在12年左右;如在中院提起公诉,即使积极赔偿,最终也会使用上刑限。 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25/20200225071306398.jpg"style="width:600px;height:360px;"/>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或手段极其残忍致人重伤残的,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行为者主观上故意伤害他人,受害者死亡是过失。伤害人死亡后,立即自首是法定轻量刑的情况,但量刑必须由法官根据事件的情况来决定。其中司法实践过程中,过激行为致人死亡的,一般不予判处死刑。根据《刑法》的规定,故意伤害死亡的起刑为10年,适用死刑。在刑事诉讼事务中,犯罪嫌疑人积极向受害者和家属提出民事赔偿,在量刑中充分考虑在司法实践中被普遍应用。因此,民事赔偿部分的解决直接影响犯罪嫌疑人的实刑期限。在故意伤害死亡的事件中,在基层法院提起公诉的情况下,一般对嫌疑犯有利,无期徒刑以上,积极赔偿的情况下,一般在12年左右的中院提起公诉的情况下,即使积极赔偿,最终也会使用刑期。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3人已浏览
178人已浏览
198人已浏览
21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