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犯罪疑犯人在逃的,法院是不能判刑的。刑罚是最严厉的法律责任,包含着限制人身自由的法律处罚,所以刑法给予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
涉及逃犯越狱的罪名包括下列几种: 一、暴动越狱罪,是指在押罪犯有组织地使用暴力,公然越狱逃跑的行为。暴动越狱的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的,处十年以...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犯罪疑犯人在逃的,法院是不能判刑的。刑罚是最严厉的法律责任,包含着限制人身自由的法律处罚,所以刑法给予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享有许多诉讼权利,其最主要的一项权利就是辩护权,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对指控犯罪有提出自己看法的权利,即承认或者反驳,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不能到案,其辩护权就无法行使,因此,法院在审理刑事案件中对没有到案的被告人或者犯罪嫌疑人是不能缺席宣判的,只能待其归案后,经侦查、审查起诉后,再审理宣判。至于逃犯被抓后如何判刑,要根据逃犯具体触犯的罪名来处罚。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抓获归案之后或罪犯被判处刑罚之后再次脱逃,其就会构成脱逃罪,被处以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我国刑法第63条规定:“犯罪以后的,可以从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犯罪较重的,如果有立功表现,也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据此,对于自首犯应分别不同的情况予以宽处罚。1.犯罪分别自首,无论罪行轻重,均可以从轻处罚。但对于极少数罪行特别严重的、情节特别恶习劣的犯罪分子,也可以不从轻处罚。2.犯罪以后自首,犯罪较轻的,不仅可以从轻处罚,而且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犯罪是否较轻,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危害后果加以综合评判。对于属于犯罪较轻者,究竟是轻还是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则应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另以确定。一般而言,首先要考虑罪行较轻的程度,其次要考虑自首的具体情节,如投案时间、投案动机、客观条件、交代程度、有无立功表现等,全面分析,酌情处理。3.犯罪以后自首,犯罪较重的,一般可以从轻处罚,如果有立功表现,也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所谓立功,通常是指犯罪分子检举揭发其他犯罪分子的重大罪行得到证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证据从而得以侦破其他重大案件的,或者协助司法机关缉捕其他罪犯的。检举揭发其他犯罪分子较多的一般罪行或者犯罪线索,经查证属实的,也应视为立功表现。犯罪分子被判处刑后,又检举出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重大罪行的,由于这种行为司法机关侦破、审判案件,深挖犯罪具有重要作用,为了体现政策,应按立功对待。对于自首又立功的,依法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在实践中,对于虽示自首,但有立功表现的,应参照第63条规定的精神,并依照刑法第59条的规定,也可以视其具体情节,分别从宽处理。已被判处立即执行的罪犯,在执行前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参照刑法第71条、处46条规定的精神,也可以改判或者其他刑罚。事实证明,如处理既符合法律精神,又较切合实际,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对于犯有数罪的自首犯,应按前述数罪成立自首的不同情况,分别在相应的范围内予以从宽处罚。
1、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犯罪疑犯人在逃的,法院是不能判刑的。刑罚是最严厉的法律责任,包含着限制人身自由的法律处罚,所以刑法给予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享有许多诉讼权利,其最主要的一项权利就是辩护权,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对指控犯罪有提出自己看法的权利,即承认或者反驳,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不能到案,其辩护权就无法行使,因此,法院在审理刑事案件中对没有到案的被告人或者犯罪嫌疑人是不能缺席宣判的,只能待其归案后,经侦查、审查起诉后,再审理宣判。至于逃犯被抓后如何判刑,要根据逃犯具体触犯的罪名来处罚。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抓获归案之后或罪犯被判处刑罚之后再次脱逃,其就会构成脱逃罪,被处以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六条 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31人已浏览
189人已浏览
108人已浏览
23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