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报警并提供证据,也可以起诉解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
买到伪劣产品,消费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权: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协商解决 消费者与经营者在发生争议后,就与争议有关的问题进行协商,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和解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的活动。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协商和解是一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无论是对消费者还是对经营者,它都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途径。事实上,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消费者权益争议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解决的。 2、投诉、调解 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与经营者之间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后,可以请求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调解,要求保护其合法权益。 消费者投诉可以采取电话、信函、面谈、互联网形式进行。但无论采取哪种形式,都要讲清楚以下内容:一是投诉人基本情况。即投诉人的姓名、性别、联系地址、联系电话、邮政编码等。二是被投诉方的基本情况。即被投诉方名称、地址、电话等。三是购买商品的时间、品牌、产地、规格、数量、价格等。四是受损害的具体情况、发现问题的时间及与经营者交涉的经过等。五是购物凭证、保修卡、约定书复印件等。
买到伪劣产品,消费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权: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我国受理产品质量问题的部门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消费者协会、企业主管部门、商检部门和人民法院。
当你买的劣质产品时,心里面肯定是想找卖家理论索赔,通常情况销售方会赔偿,但是如果你缺乏相关的证据,对方有可能会拒绝赔偿。 消费者在买到劣质产品时,有时也会因为无法取得认定假冒伪劣商品的证据而犯难。有以下五种证据即可认定假冒伪劣商品: 一、检验报告 二、上级工商部门的检查通知 三、商品包装、装潢等与正品的显著差异 四、现场检测报告 五、主动承认违法事实的询问笔录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6人已浏览
1,877人已浏览
167人已浏览
34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