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根据《民法通则》,一般侵权行为是指因行为人对因故意或过失侵害他人财产权和人身权,并造成损害的违法行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承担责任的方法: (...
侵权行为包括侵犯人身权行为和侵犯财产权行为: 一、侵犯人身权: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公司侵权的构成要素: 1、侵犯他人财产或者损害他人身体的; 2、侵权对被侵害人造成损害; 3、侵权与损害有必然联系; 侵权人实施的侵权行为有过错。
《专利法》第62条规则,下列行为不视为侵略专利权: 1、专利权人制作或许经专利权人答应制作的专利产品售出后,运用或许出售该产品的; 2、运用或许出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答应而制作并售出的专利产品的; 3、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作相同产品、运用相同办法或许已经作好制作、运用的必要预备,而且仅在原有范围内持续制作、运用的; 4、暂时通过我国领土、领水、领空的外国运输工具,按照其所属国同我国签定的协议或许一起参与的世界条约,或许按照互利准则,为运输工具自身需求而在其装置和设备中运用有关专利的; 5、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运用有关专利的。没有施行侵略专利权的行为,也就不构成假充专利罪。专利权人要是发现自己的专利权被损害,要活跃采纳维权办法。当然,被确定施行了专利侵权行为,您也要搜集依据,活跃进行抗辩。
间接侵权,是指行为人实施的行为并不构成直接侵犯他人专利权,但却故意诱导、怂恿、教唆别人实施他人专利,发生直接的侵权行为,行为人在主观上有诱导或唆使别人侵犯他人专利权的故意,客观上为别人直接侵权行为的发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间接侵权的对象仅限于专用品,而非共用品。这里的专用品是指仅可用于实施他人产品的关键部件,或者方法专利的中间产品,构成实施他人专利技术(产品或方法)的一部分,并无其它用途。 对于一项产品专利而言,间接侵权是提供、出售或者进口用于制造该专利产品的原料或者零部件;对一项方法专利而言,间接侵权是提供、出售或者进口用于该专利方法的材料、器件或者专用设备。间接侵权人在主观上应当有诱导、怂恿、教唆他人直接侵犯他人专利权的故意。行为人明知别人准备实施侵犯专利权的行为,仍为其提供侵权条件的,构成间接侵权。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7人已浏览
112人已浏览
311人已浏览
65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