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不一定。离婚有两种方式:一是协议离婚,需要准备结婚证、身份证、户口簿,双方到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办理离婚手续;二是诉讼离婚,一方到另一方长期居住...
离婚案件有诉讼代理本人还要出庭吗:诉讼当事人委托了代理人的,本人就可以不出庭参加诉讼活动了。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对于离婚案件原...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当事人除不能表达意志的以外,都应出庭。确因特殊情况无法出庭的,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意见;由于离婚案件不同程度地涉及当事人的隐私,如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但宣告判决公开;离婚案件一方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死亡的,双方当事人的关系即自然消灭,离婚诉讼已没有实际意义,人民法院应当终结诉讼。 对于调解无效的离婚案件,人民法院应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作出涉及到离婚与否以及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的判决。凡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6个月内不得重新起诉离婚,被告则不受上述期间的限制。实践中,因一方坚决不同意离婚而又没有法定判决离婚的情形时,原告往往需要等待6个月提起第二次的离婚诉讼。
我国法律并没有说一定要夫妻双方到法院通过诉讼的方式解除婚姻,而是赋予双方充分的自主决定权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夫妻双方能够通过自主协商的方式来进行协议离婚。双方如果能够就共同财产的分割等有关事项达成合一的,可以在制定完离婚协议书依照法定程序来进行离婚,如果无法达成协议的,则只能够到法院通过法律程序进行诉讼离婚,由法院依法作出判决。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百一十二条第一款规定:“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规定的必须到庭的被告,是指负有赡养、抚育、扶养义务和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情的被告。” 法律把“负有赡养、抚育、扶养义务和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情的被告”列为必须到庭的被告是基于特定的考虑。“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情”作为必须到庭的条件,我们是容易理解的;负有赡养、抚育、扶养义务作为必须到庭的条件,是因为赡养、抚育、扶养这三项义务是带有紧密人身性质的义务,且原告起诉的目的是为了要求对方履行义务。这些不履行义务的人到庭,法院可以对这些人当庭进行思想教育,让其意识到自身行为的错误及违法性,缓和原、被告之间的矛盾,以减少日后判决书或调解书执行的难度。 而离婚案件的双方虽存在法定的扶养义务,但原告起诉的目的并非要求被告履行扶养义务,而是要求解除婚姻关系(这也必然包含着解除扶养关系)。所以,离婚案件的被告并非必须到庭参加诉讼。 如果夫妻一方因对方不履行相互之间的扶养义务而起诉到法院的,这种情况下的被告是依法必须到庭的。 如果是开头讲到的在起诉之前就是一种长期找不到对方的状态,那也可以根据实际原因向法院申请失踪或者死亡的,这种状态下当时就等同于婚姻关系自动解除了。但是在起诉以后对方是不配合庭审故意失踪的,法庭规定的公告期是60天,60天以后仍不出庭会缺席审判,但并不一定能判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9人已浏览
180人已浏览
241人已浏览
10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