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民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021-10-01
《民法典》总则作为民法典起统领性作用的开篇之作,在第一章“基本规定”中就明确规定了民法的基本原则。孙潭律师认为,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一类是反映民事活动价值评判准则的基本原则。第一类基本原则包括了“绿色”原则、公序良俗原则等,其中“绿色”原则是国家倡导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应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第二类基本原则包括了平等原则、自愿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平原则,以下简称“四大原则”。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围绕着四大原则展开:

相关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条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条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