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我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这里所说的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指人民法院生效的判决、裁定,主要包括已过法定期限没有上诉、抗诉的一审判决、裁定,终审的判决、裁定和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同时,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不限于刑事诉讼的判决、裁定,也包括民事、行政案件的判决、裁定。司法实践中,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多表现在民事、行政案件上。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一个前提条件是行为人有能力执行。行为人对于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是可以执行的。如果行为人确实没有能力执行判决、裁定而导致判决、裁定得不到执行的,行为人不构成犯罪。依照法律规定,对于不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强制手段强制执行。因此,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主要是指有能力执行,但采取欺骗方式或者抗拒方式拒绝执行。具体讲,拒不执行的行为包括两类:一是采用欺骗等恶劣的手段不执行判决、裁定的,如一些人采取欺骗等方法,转移资金,转移财产所有权,或将执行物隐藏起来等,以致人民法院无法执行;二是经过人民法院作工作后仍然抗拒执行判决、裁定的。此外,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行为必须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情节严重的行为。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手段恶劣,造成恶劣影响或严重后果以及严重妨害司法机关的正常工作等。依照刑法的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处罚标准如下: (一)具有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财产情况、违反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费及有关消费令等拒不执行行为,经采取罚款或者拘留等强制措施后仍拒不执行的; (二)伪造、毁灭有关被执行人履行能力的重要证据,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他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妨碍人民法院查明被执行人财产情况,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三)拒不交付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财物、票证或者拒不迁出房屋、退出土地,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四)与他人串通,通过虚假诉讼、虚假仲裁、虚假和解等方式妨害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五)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执行人员进入执行现场或者聚众哄闹、冲击执行现场,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 (六)对执行人员进行侮辱、围攻、扣押、殴打,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 (七)毁损、抢夺执行案件材料、执行公务车辆和其他执行器械、执行人员服装以及执行公务证件,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 (八)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致使债权人遭受重大损失的。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处罚标准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一十三条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2人已浏览
106人已浏览
133人已浏览
15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