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
签劳动合同时注意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由于劳动合同文本存在较多填充性条文,而双方当事人往往以“福利待遇按照北京市相关规定”、“休假制度按照国家有关...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保证合同是指保证人与债权人订立的在主债务人不履行其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债务的协议。保证合同的当事人称为保证人和被保证人。根据担保法的规定,保证合同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被保证的主债权种类、数额 主债务的种类是指债权人和债务人订立的主合同是何种类型的债务,是给付金钱债务、交付货物债务还是付出劳务的债务。主合同的数额是指主合同的标的额。 (二)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 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和保证人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债务人在合同规定的履行期限内不能履行债务时,保证人就要开始承担保证责任。 (三)保证的方式 担保法规定保证方式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连带责任保证要比一般保证的责任大,因此,保证的方式是保证人如何承担保证责任的重要问题,在订立保证合同时,应当对保证的方式作出明确规定。 (四)保证担保的范围 保证担保的范围是指保证人对哪些债务承担保证责任。保证人可以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的范围,明确是对主债务、主债务的利息、损害赔偿金、违约金以及实现债权的费用等内容的全部还是部分承担保证责任。
担保合同的主要内容: 1、担保人和担保权人的姓名、住所、联系方式等; 2、担保的债权内容; 3、担保的范围、期限、方式; 4、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条款。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规定,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保证合同的具体内容包括: 1、保证主债权类型; 二、主债权金额; 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 4、保证方式、范围和时间; 5、违约责任及解决争议的方法; 6、当事人约定的其他内容。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7人已浏览
131人已浏览
122人已浏览
10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