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尽量考虑通过友好协商,促进当事人双方就原欠款、欠条达成的还款协议。 (2)如果超过诉讼时效,当事人双方无法协商的,债...
根据相关法律有关诉讼时效的规定,诉讼债务追讨期限三年。 1.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诉讼时效应注意一般诉讼时效(两年)和特殊诉讼时效的规定。 2、具体操作方法:对于债务关系明确,事实清楚,证据充分,诉讼时效尚未到期的讨债事宜,可先“礼”后“兵”;注意“诉讼时效中止”的运用;在诉讼时效期间即将届满时,债权人因主观或客观原因未能及时行使权利时,可采取相应的措施,使诉讼时效中断,转被动为主动;正确适用“诉讼期间的延长”;另辟蹊跷,实现权利请求。
债务纠纷属民事案件,诉讼时效为三年。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一百八十九条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第一百九十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
追回债务诉讼的过程:1。债权人向法院提交起诉书、副本及相关证据;2。法院接受原告提交的文件和材料,并进行审查,合格的立案;3。法院将原告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4。被告作出书面辩护;5。审判;6。法院作出判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规定,贷款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借据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贷款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借据等债权凭证未规定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的当事人提起民间借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被告对原告的债权人资格提出事实辩护,人民法院认为原告不具有债权人资格的,裁定驳回起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4人已浏览
202人已浏览
157人已浏览
23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