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就你的问题工伤职工家属的借贷纠纷怎么处理,你可以以纠纷尚未解决为由暂不支付这笔钱,但是在双方纠纷解决后,则必须支付。...
家属可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事实上,工伤事故赔偿纠纷是工伤事故中工伤职工或死亡职工家属的赔偿之间的纠纷。现实中,这样的纠纷很多,对于工伤职工来说,知道如何处理这样的纠纷是很有必要的。工人发生工伤事故后,可参照下列程序进行处理:1、工伤认定。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未申请工伤认定的,工伤职工及其直系亲属和工会组织可以在一年内申请。2、工伤认定不一致的,可以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3、伤情相对稳定后,可以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对鉴定结论不服的,可在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申请再次鉴定。5、根据伤残鉴定等级,依法赔付。
职工被认定工伤后,因要求进行伤残登记和护理依赖程度鉴定的问题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可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受理后,先按《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的有关规定委托当地劳动鉴定委员会进行伤残鉴定,然后依据鉴定结论及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职工对劳动鉴定委员会作出伤残等级和护理依赖程度鉴定结论不服可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但是,职工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处理工伤方面的劳动争议过程中委托当地劳动鉴定委员会所作的伤残鉴定不服的,不能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而应按劳动争议仲裁程序进行。 (1)职工因工伤待遇给付问题与用人单位发生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可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职工可向社会保险机构的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2)职工在工作时间、工作区域因工作原因造成的伤亡,即使职工本人有一定责任,都应认定为工伤,但不包括犯罪和自杀行为。认定职工工伤,并不影响企业按规定对违章操作的职工给予行政处分。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1、如果在工作过程中遇到事故伤害,应当马上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同时,及时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职工如果对劳动保障部门工伤认定结论不服(如不认定为工伤),还可以在收到工伤认定书60日内提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还可以在15日内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2、被认定为工伤后,应拿着工伤认定书到当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伤残等级鉴定拿到工伤认定书和伤残等级鉴定书之后,就可以到用人单位或劳动保障部门的工伤保险经办机构领取工伤保险待遇如果所在单位没有参加工伤保险,工伤保险待遇由用人单位支付用人单位参加了工伤保险的,就由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标准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2人已浏览
144人已浏览
118人已浏览
38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