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取保候审到法院判决一般需要三四个月时间,案件不同时间也不同,判决开庭应当提前告知犯罪嫌疑人。《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四条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
一般三年左右!委托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了解整个案件的具体经过并对案情做出判断并及时为其提供法律帮助、申请取保候审、递交不予逮捕的书面法律意见等...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是指侦查机关责令提供担保人或交纳并出具,保证其不逃避或妨碍侦查,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取保候审最长是12个月。取保候审措施对案件的不构成任何影响。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规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决定取保候审的,不得中止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严禁以取保候审变相放纵犯罪。3、该《规定》第二十四条规定:被告人被取保候审的,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理时,应当依照的有关规定传唤被告人,同时通知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4、《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因此,取保候审最长时限是12个月,开庭审判时间会依据案件性质由决定,如果醉驾的情况不太复杂,不存在共同犯罪等情况的话会在12个月之内尽快开庭的,取保候审措施对醉驾案件的开庭审理的时间长短不构成任何影响。
取保候审以后大约四、五个月左右开庭。取保候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四条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九条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从立案到法院估计要三个月左右!争取取保候审和从轻处理!关在里面的人是非常希望得到外面的人情况和帮助。唯一能探视会见就是律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8人已浏览
149人已浏览
228人已浏览
31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