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借款合同怎么约定利息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借款合同属于当事人意思自治的产物,法律是并没有进行太多干涉的。而在约定借款合同利息的时候,也是...
《民法典》规定了许多借款合同专章,其中第六百七十四条规定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利息。支付利息的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根据本法第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利息可有可无当事人可以约定或不约定借款合同的利息。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借款合同属于当事人意思自治的产物,法律是并没有太多干涉。而在约定借款合同利息的时候,也是完全由当事人进行协商确定。 2、利息不得超过法律规定最高的利率不能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四倍。
《民法典》借款合同专章多条对此进行了规定,其中,第六百七十四条规定“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利息。对支付利息的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借款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借款期间一年以上的,应当在每届满一年时支付,剩余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 第六百八十条第一款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明确利率必须在法定范围内进行约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给出了一个人民法院裁量的借贷双方约定利息是否合理的指标性基准。 而根据《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第50条“人民法院裁判贷款利息的基本标准应改为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也即法院认定贷款人对利息的合理期待不再限于上述司法解释24%或36%的机械限度,而是会综合考量市场利率因素。
1、利息可有可无当事人可以约定或不约定借款合同的利息。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借款合同属于当事人意思自治的产物,法律是并没有太多干涉。而在约定借款合同利息的时候,也是完全由当事人进行协商确定。 2、利息不得超过法律规定最高的利率不能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四倍。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05人已浏览
112人已浏览
213人已浏览
20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