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条第一款规定,知识产权法著作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
是智力成果的体现,是物权的一种。包括专利权、和著作权。作为智力成果的知识产权,一般都是在已有的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又有了新的发展和创新,从而...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 主体差异。著作权的创作者包括自然人和法人,而邻接权的创作者主要是法人,除表演者外。 2. 保护范围不同。著作权保护的作品包括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而邻接权保护的作品则是经过传播者加工后的作品。著作权的保护体现了作者的创造性劳动,而邻接权主要体现了传播者的创造性劳动。 3. 内容差异。著作权主要涉及作者的人身权,如发表、署名等,以及复制、发行等财产权;邻接权的内容则包括出版者对其出版物的权利、表演者对表演的权利、音像制作者对其音像制品的权利、广播电视组织对其广播、电视节目的权利等。 4. 受保护条件不同。只要作品符合法定条件,一经产生即可获得著作权保护;而邻接权的取得则需要著作权人的授权及对作品的再利用为前提。
知识产权的合作作品著作权属于合作双方,但也可以进行协议对著作权的归属进行认定,一般情况下,涉及到知识产权的著作权认定,必须在法律规定的程序下进行,如果没有处理清楚可以造成侵权问题。
受保护。我国对于知识产权一般分为三大类,有专利权还有著作权最后还有就是商标权。知识产权客体是指人们在科学、技术、文化等知识形态领域中所创造的精神产品,即知识产品。知识产品是与物质产品(即民法意义上的物)相并存的一种民事权利客体。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3人已浏览
311人已浏览
155人已浏览
32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