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缓刑到期后会有犯罪记录的。缓刑是一种特殊的刑罚执行措施,缓刑期满后,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但并不表示不构成犯罪、没有接受刑罚,所以仍然...
缓刑到期后会有犯罪记录的。缓刑是一种特殊的刑罚执行措施,缓刑期满后,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但并不表示不构成犯罪、没有接受刑罚,所以仍然...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缓刑是不用坐牢的,缓刑期内出行受到一定限制,定期要道当地公安机关报到备案。 缓刑在我国刑法中,使用于3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或者拘役这样轻微的刑事处罚,如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执行。 2年内表现良好,确实有悔过表现,没有新犯错,2年后,无需坐牢,1年的刑期也就不存在了,但是如果缓刑2年内有新的犯罪行为,则撤销缓刑,之前1年刑罚与新的罪行一并处罚。 死缓是一种特例,一般都会是无期徒刑。 拓展资料: 缓刑,全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缓刑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法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刑法》第77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69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缓刑犯人要按期报告自己的具体情况并且个人要在考察机关的监控范围下,如果缓刑犯要离开自己居住地要想有关部门报告并获得批准才能离开否则不可以私自离开居住地。 如果在缓刑期间有犯法行为那么就需要坐牢执行缓刑前判罚。 缓刑是指不用坐牢而是犯人自己在家里在社会上接受监督的一种方式,缓刑一般是监视居住不用关押在牢房中一定程度上有一定的自由,他们需要在缓刑监视期间配合部门的工作随叫随到而且人身自由受到一定的监控不可以随意离开居住地。换新一般是犯人自觉改造如果没有犯法行为可以缓刑一直到判罚结束,但是如果有犯罪行为就要继续关押结束缓刑。法院会做好考察检查工作,已达到预防犯罪的效果。
缓刑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缓刑考验期限,应当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所谓判决确定之日,即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它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提出上诉、抗诉的一审判决的法定上诉、抗诉期满的第2天;另一种是第二审人民法院判决确定之日。判决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予折抵缓刑考验期限。因为羁押期限能折抵刑期,而缓刑考验却不是刑期。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一审宣判后,已无须再予关押。如果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前,犯罪分子仍然在押,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先作出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改为监视居住或取保候审,并通知有关的公安机关,待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再依法由公安机关将犯罪分子交其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考察。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情节是比较轻的,而且确认对犯罪嫌疑人宣告缓刑以后,对社会是没有什么危险的,并且当事人所要承担的主要刑事责任是有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的。满足这些条件才有可能争取得到缓刑。另外,已经怀孕的妇女和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年满75周岁的老人,基本上都适用缓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0人已浏览
575人已浏览
105人已浏览
31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