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医疗纠纷诉讼的程序如下: 1、起诉:由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起诉书,交纳起诉费,等待法院审查是否符合受理条件。 2、受理:法院审核起诉材...
1、医患双方本着自愿、合法、公正的原则,在县人民调解中心医患纠纷调解室负责人的主持下进行调解。 2、患者或其家属可以向县卫生局医政股申请,进...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中的规定,医疗纠纷的起诉程序: 1、诉前准备。即收集诊治病历、住院病历、手术同意书、会诊讨论记录等材料,起草起诉状; 2、提起诉讼; 3、人民法院依法受理; 4、人民法院依法进行裁判; 5、当事人执行生效裁判文书。进行裁判; 5、当事人执行生效裁判文书。
1、对于发生医疗纠纷的当事人,医务人员负责撰写事实,并与患者或家属沟通、解释和回答。2、发生纠纷的部门主任负责组织本科医务人员讨论总结医疗纠纷,吸取教训,纠正不足,制定相关制度,杜绝类似纠纷。3、经科主任和负责人应当及时向医务部报告调解无效的医疗纠纷,并报告有关纠纷的书面材料。《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三十六条专家鉴定组应当全面分析医疗过失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确定医疗过失的责任程度。医疗事故中医疗过失的责任程度分为: (1)完全责任是指医疗事故损害的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引起。(2)主要责任是指医疗事故损害的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引起,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3)次要责任是指医疗事故损害的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引起,医疗过失起次要作用。 (4)轻微责任是指医疗事故损害的大部分后果是由其他因素造成的,医疗过失行为起着轻微的作用。
医疗纠纷的起诉程序: 1、原告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副本及相关的证据; 2、人民法院接受原告提交的文件、材料,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立案; 3、法院将原告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4、被告作出书面答辩; 5、开庭审理; 6、法院做出判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31人已浏览
428人已浏览
596人已浏览
27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