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网络分析系统是一个让网络管理者,能够在各种网络安全问题中,对症下药的网络管理方案,它对网络中所有传输的数据进行检测、分析、诊断,帮助用户排除...
网络分析系统是一个让网络管理者,能够在各种网络安全问题中,对症下药的网络管理方案,它对网络中所有传输的数据进行检测、分析、诊断,帮助用户排除...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金融安全现状 一、是从银行机构抽查情况来看金融安全与网络安全,安全性同比其他行业较好。 认证体系基本完善,技术应用世界领先(电子银行的安全一直是技术在引领,中国硬件身份认证技术走在世界的前列,网上银行基本实现了双因子证书认证); 系统防护体系趋于成熟,防护能力较高; 风险控制体系逐渐形成,安全防护纬度多; 政策监管在加强,管理层安全意识强。 二、是从高强度渗透测试来看,金融系统应对大规模网络攻击任然存在风险。 远程监测20%金融机构官方网站存在高危漏洞。 逻辑错误、权限绕过、信息泄漏等业务系统高危漏洞时有发生。 移动互联网、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安全问题变得无处不在。
(1)信息泄露:保护的信息被泄露或透露给某个非授权的实体。 (2)破坏信息的完整性:数据被非授权地进行增删、修改或破坏而受到损失。 (3)拒绝服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或其他资源的合法访问被无条件地阻止。 (4)金融网络安全法规包括非法使用(非授权访问):某一资源被某个非授权的人,或以非授权的方式使用。 (5)窃听:用各种可能的合法或非法的手段窃取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和敏感信息。例如对通信线路中传输的信号搭线监听,或者利用通信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电磁泄露截取有用信息等。(6)业务流分析:通过对系统进行长期监听,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诸如通信频度、通信的信息流向、通信总量的变化等参数进行研究,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和规律。 (7)假冒:通过欺骗通信系统(或用户)达到非法用户冒充成为合法用户,或者特权小的用户冒充成为特权大的用户的目的。我们平常所说的黑客大多采用的就是假冒攻击。 (8)旁路控制:攻击者利用系统的安全缺陷或安全性上的脆弱之处获得非授权的权利或特权。例如,攻击者通过各种攻击手段发现原本应保密,但是却又暴露出来的一些系统“特性”,利用这些“特性”,攻击者可以绕过防线守卫者侵入系统的内部。 (9)授权侵犯:被授权以某一目的使用某一系统或资源的某个人,却将此权限用于其他非授权的目的,也称作“内部攻击”。 (10)抵赖:这是一种来自用户的攻击,涵盖范围比较广泛,比如:否认自己曾经发布过的某条消息、伪造一份对方来信等。 (11)计算机病毒:这是一种在计算机系统运行过程中能够实现传染和侵害功能的程序,行为类似病毒,故称作计算机病毒。 (12)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不完善:由于当前约束操作信息行为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存在很多漏洞,很多人打法律的擦边球,这就给信息窃取、信息破坏者以可趁之机。
金融诈骗公理性原则是从社会关系本质中产生出来,得到社会广泛承认并且被奉为法律准则的公理。例如,民法中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开、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就是上升为法律的公理。政策性原则是国家在管理社会事务的过程中为实现某种长期、中期或近期目标而做出的正当决策。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332人已浏览
558人已浏览
161人已浏览
2,34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