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对象基本相同虽然缓刑是适用于拘役和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明显比管制的情节为重,但是对拘役和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并没有实际执行,而...
简单地说,管制是刑罚的一种,而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 被判处管制的被告人,不限制其人身自由,由公安机关监督执行,期满则执行完毕;执行缓刑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被判处管制的被告人,不限制其人身自由,由公安机关监督执行,期满则执行完毕;执行缓刑的,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的被告人,给其一定的考验期,如果遵守了相关规定,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否则就要收监执行原判刑罚。那么这就是管制与缓刑的区别了。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缓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区别:(1)管制是刑罚的一种,而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2)管制期间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缓刑期间无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不存在此限制。(3)如出现法定情形,存在撤销缓刑的问题;而管制不存在该问题。(4)判处管制的,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宣告缓刑的,先行羁押的,不予折抵缓刑考验期。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交由公安机关管束和人民群众监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不羁押在监狱、看守所等执行场所中,仍留在原工作单位或居住地,也不离开自己的家庭,不中断与社会的正常交往。对罪犯不予关押,是管制刑与其他刑罚方法的重要区别。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在公安机关管束和群众监督下进行劳动改造,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限制罪犯自由主要表现在限制罪犯的政治自由、担任领导职务、外出经商、迁居等自由。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动中与普通公民同工同酬。 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第二条规定:在刑法第三十八条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原第二款作为第三款,修改为:“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也就是说,管制由原先的公安机关执行,改由地方社区矫正机构进行,即县级司法行政部门执行。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3人已浏览
165人已浏览
158人已浏览
86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