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三年以下。 《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
《刑法》(1997修订)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销赃罪已改为隐瞒、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构成窝赃,销赃罪应明知窝藏、转移、收购或代为销售的物品为犯罪所得。对于事实上窝藏、转移、收购或者销售了赃物,但确不知情的,不构成犯罪。犯罪所得赃物是指通过盗窃、抢劫、诈骗、贪污等犯罪获得的公私财产,包括金钱、物品等。2)量刑标准因地区而异,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的000元构成刑事立案起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考虑社会保障状况,在本条规定的金额范围内确定本地实施的具体金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因此,销赃4万是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管制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具体量刑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不能只看金额一概而论。
《刑法》第六次修正案规定窝赃、销赃罪由原来最高刑期三年变为七年。销赃修正案:十九、将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修改为:“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诈骗两万退还判刑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诈骗是否可争取到缓刑,看该情节是否严重与轻微,看看是否法律规定的申请缓刑的适用条件。 缓刑适用条件是: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 (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这是适用缓刑的根本条件。也即有些犯罪分子虽然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不能表明不予关押也不致再危害社会,不能宣告缓刑。 (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累犯屡教不改、主观恶性较深,有再犯之虞,适用缓刑难以防止其再犯新罪。所以,即使累犯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能适用缓刑。 二、《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59人已浏览
241人已浏览
386人已浏览
20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