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税收滞纳金是不能税前扣除的。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有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扣除:(一)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
1、滞纳金主要是指企业未按时缴纳或归还某类款项,从而按照款项金额、比例和天数对应向未归还企业收取的一种款项。其中较为普遍的是税收滞纳金和贷款...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以下文件规定,凡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而交付的罚款、罚金、滞纳金是不允许扣除的,但按照经济合同规定支付的违约金(包括银行罚息)、罚款和诉讼费可以扣除。这就要求企业财务人员要对发生的业务进行判定。对罚款不能一律对待。要看性质。 国税发[2000]84号第六条规定:除条例第七条的规定以外,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也不得扣除: (一)贿赂等非法支出; (二)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而交付的罚款、罚金、滞纳金; (三)存货跌价准备金、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金、长期投资减值准备金、风险准备基金(包括投资风险准备基金) 以及国家税收法规规定可提取的准备金之外的任何形式的准备金; (四)税收法规有具体扣除范围和标准(比例或金额),实际发生的费用超过或高于法定范围和标准的部分。 第五十六条纳税人按照经济合同规定支付的违约金(包括银行罚息)、罚款和诉讼费可以扣除。 国税发[1997]191号第二条规定:关于逾期还款加收罚息处理问题 纳税人逾期归还银行贷款,银行按规定加收的罚息,不属于行政性罚款,允许在税前扣除。
不能税前扣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扣除: (一)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二)企业所得税税款; (三)税收滞纳金; (四)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五)本法第九条规定以外的捐赠支出; (六)赞助支出; (七)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 (八)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企业遇到罚金、违约金、罚款、滞纳金应对发生的业务进行详细判断,不能一律对待.具体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行政性罚款,不可税前扣除,其大多依据的是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具有较强的法定性和强制性,如工商登记部门、税务部门、公安部门对企业的罚款;第二类是经营性罚款,可税前扣除,主要是根据经济合同或行业惯例,对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违约行为给予的惩罚,如违约金、银行罚息、诉讼费等.罚款性质不同,税前扣除规定也不同. 第三类是滞纳金,税前扣除原则:仅规定”税收滞纳金”的滞纳金不可以税前 扣除,其他税收滞纳金按照以下原则:产生的滞纳金”费用”可税前扣除,则其滞纳金可税前扣除;产生的滞纳金”费用”不可税前扣除,则其滞纳金不可税前扣除. 1.因以前月份少申报税款,向税务机关缴纳罚款及滞纳金,属于税收行政性罚 款和税收滞纳金,不可以税前扣除; 2.公司因没有按规定申报纳税,被主管税务机关处罚款,属于行政性罚款,不可以税前扣除; 3.因违反有关规章制度,被工商部门处罚款,属于税收行政性罚款和税收滞纳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36人已浏览
8,555人已浏览
1,358人已浏览
33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