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劳动关系的客体:劳动行为。实施劳动行为,完成劳动任务是劳动者的首要义务。由于劳动关系所指向的是劳动行为,所以,劳动关系建立后,劳动者必须加入...
劳动关系的客体:劳动行为。实施劳动行为,完成劳动任务是劳动者的首要义务。由于劳动关系所指向的是劳动行为,所以,劳动关系建立后,劳动者必须加入...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法律关系客体包括物、给付行为、智力成果、人格利益等。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它是构成法律关系的要素之一,是法律关系发生和存在的前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五条 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法律规定权利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三条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下列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 (一)作品; (二)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三)商标; (四)地理标志; (五)商业秘密; (六)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七)植物新品种; (八)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
1、劳动关系的主体: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劳动关系所涉及的劳动者是指依据劳动法律和劳动合同,在用人单位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并获得报酬的自然人。达到法定劳动年龄,并具有劳动能力是成为劳动者的必备条件。 2、用人单位则是依法招用和管理劳动者,并对劳动者承担相关义务的相对方,主要类型有 (1)在中国境内依法核准登记的各种所有制性质、组织形式的企业。如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企业、乡镇企业等。 (2)依法核准登记的个体经济组织。即依法取得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 (3)依法成立的事业单位,包括文化、教育、卫生、科研等各种单位。事业单位在国家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有权使用劳动者。 (4)依法成立的国家机关。它们在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也有权使用劳动者。 (5)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包括工会、妇联、研究会、协会等社会团体组织。
1、劳动关系的主体: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劳动关系所涉及的劳动者是指依据劳动法律和劳动合同,在用人单位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并获得报酬的自然人。达到法定劳动年龄,并具有劳动能力是成为劳动者的必备条件。 2、用人单位则是依法招用和管理劳动者,并对劳动者承担相关义务的相对方,主要类型有 (1)在中国境内依法核准登记的各种所有制性质、组织形式的企业。如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企业、乡镇企业等。 (2)依法核准登记的个体经济组织。即依法取得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 (3)依法成立的事业单位,包括文化、教育、卫生、科研等各种单位。事业单位在国家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有权使用劳动者。 (4)依法成立的国家机关。它们在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也有权使用劳动者。 (5)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包括工会、妇联、研究会、协会等社会团体组织。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800人已浏览
428人已浏览
243人已浏览
79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