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仲裁从立案到结案是45天,特殊情况可由院长批准延长15天,因此一般开庭后没有中止中断情形的,45天可以出仲裁结...
劳动仲裁裁决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作出,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劳动者对裁裁决不服的,可以...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劳动仲裁是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进行公断和裁决的程序。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要程序。那么劳动仲裁后多久会有结果呢?劳动仲裁审理期限:自受理之日起45日内;案件复杂,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最长可延长15天。也就是最长60天。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仲裁庭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45日内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案件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延期期限不得超过15天。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先裁决。
现在有许多劳动者都有这样一个疑问,劳动仲裁需要多长时间 法律规定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但实际从准备相应证据材料到得到裁决书,时间渊源不止45天,所以需要申请劳动仲裁的劳动者,可以提前收集证据材料。 被申请人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后,应当在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答辩书。被申请人未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仲裁程序的进行。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的,用人单位应当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 【举证责任】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作出裁决。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另外,有两类劳动争议是一裁终局的,一是小额诉讼案件;二是标准明确的案件。1、追索劳动报酬的案件;2、追索工伤医疗费的案件;3、追索经济补偿的案件;4、追索赔偿金的案件;5、国家对相关标准有明确规定的案件,如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4人已浏览
238人已浏览
132人已浏览
22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