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民法总则在2017年10月1日实施后,民法总则规定: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首先,你可以和对方协商还款金额利息问题。 其次,如果涉及诉讼需要考虑以下问题: 1、看借款的诉讼时效,如果过了诉讼时效2年,对方就丧失了胜诉...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法律规定,债权人行使债权的期限即诉讼时效为两年。如果过了诉讼时效在起诉请求债权,对方将获得抗辩权,法院审查后如果没有其他情况,您可能将承担败诉的风险,请注意把握时间,以免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现在应及时固定、保存相关证据,防止以后不必要的麻烦。另外,如果获得胜诉判决,申请法院执行时,法院会审查对方财产状况。如果对方的财产足以偿还债务,则可以强制执行。
民法总则在2017年10月1日实施后,民法总则规定: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第一百八十九条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但是上诉案件发生在07年,已经过了普通诉讼时效。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建议你立即启动诉讼程序。因为民事案件都是有时效规定的,一般是两年,超过这个期限就丧失了胜诉权。当然,具体到你的案情,还要看你欠条对还款期限有没有约定。没有约定的,不受时效控制。我刚接的一个案件就是有关欠债不还的,都时隔五六年了,结果胜诉,还要求借款方赔偿利息损失。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1人已浏览
198人已浏览
341人已浏览
16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