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取得被害人谅解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法发[2013]14号)对于积极...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的规定,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如果是法定刑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有受害人的谅解书可以判缓刑。
谅解书在刑事案件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从宽处罚。谅解书一般在提起公诉至法院质证的过程中完成,在刑法中具有较轻的判决效力。刑事谅解书一般是指刑事案件受害人与嫌疑人及其家属就刑事案件结果达成和解,受害人一方出具的法律书面文件。
故意杀人之类的案件,如果能取得谅解,是很有帮助的,如果取得谅解的案件,说明社会矛盾已经最大限度的化解,被害人亲属得到经济上的赔偿,悲愤的情绪也得到缓和,法院在作出判决时,也会充分考虑谅解的情节,特别是对可能要判处死刑的案件,如果取得谅解,现实中不会再判刑死刑立即执行。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四十八条【死刑、死缓的适用对象及核准程序】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65人已浏览
7,333人已浏览
202人已浏览
23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