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犯罪行为人诈骗他人金额达四千元的,已经可以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应当按照诈骗罪的规定对其进行处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诈骗罪属于财产犯罪,诈骗的构成要件为行为人行使欺诈行为让受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从而处分了财产或者财产性权利,受害人遭受财产损失而行为人获益,以上...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诈骗罪定义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二、法律规定《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一、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和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对于本身就是以诈骗的主要目的而写的欠条,其行为是否构成诈骗犯罪呢?这还要从诈骗犯罪的具体构成方面入手进行分析。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一)客体要件 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 (二)客观要件 诈骗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从实质上说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 本诈骗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四)主观要件 诈骗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在对诈骗欠条进行犯罪认定的时候,我们需要从诈骗罪的构成要件进行分析,看看该行为是否符合,如果符合的话则就是构成犯罪的,此时就需要对行为人定罪处罚。当然还是要根据其具体的犯罪情节,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罚。
公民在遭遇诈骗行为时,首要的是采取自济措施挽救或避免损失,同时,要提供相应的有效证据与有利于破案的信息,立即向公安机关的刑警队或经警队报案,请求司法救济。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本法已于第193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通常认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一、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和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9人已浏览
100人已浏览
218人已浏览
21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