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起诉 1. 将诉状提交给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并进行立案审查。 2. 如果符合立案条件,法院将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一旦交费成功,...
交通事故责任划分的主要依据包括以下几点:首先,需判断当事人是否有过违章行为;其次,需确定违章行为与事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最后,需评估违章...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交通部门进行现场勘查。交警部门在复核记录无误后,要求当事人或见证人在现场图上签名。为了检验需要,可以扣留肇事车辆和当事人相关证件。 2、交通部门进行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交警部门经过调查后,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3、交通部门进行赔偿调解。在确认伤者治疗终结或确定损害结果后,如果事故当事人同意进行赔偿调解,交警部门可以组织调解。调解次数一般不超过2次。调解不成,填写《调解终结书》,告知当事人在法定时效期间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不申请调解,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4、向人民法院起诉。委托律师或者自行向人民法院起诉,一般在事故发生地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各方可以在法院主持下调解,达成调解协议。调解不成的,由法院依法判决。
1、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由法院进行立案审查。符合立案条件后,法院将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当事人交纳诉讼费后,法院将予以立案。若不符合立案条件,法院将裁定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当事人对裁定不服,可在10日内向上级法院提出上诉。 2、法院在立案审查后,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给当事人。当事人15日内进行答辩。若当事人不服法院的裁定,可于10日内向上级法院提出上诉。 3、在开庭审理前,法院将进行证据交换。开庭时,法院将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法庭调查阶段,当事人将陈述案件事实并举证质证。若当事人申请回避,法院将进行询问。证人作证时,法院将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并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此外,法院将审理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材料发表的意见,并进行法庭辩论。 4、在法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可达成调解协议。法院将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当事人履行调解书内容或申请执行。若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可在法定期限内向一审法院或上级法院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将审查一审法院移送的上诉材料及卷宗,符合条件的将予以立案。证据交换后,二审法院将直接进行裁决。 5、若二审法院维持原判,当事人将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二审法院申请执行。若当事人不服二审法院的判决,可在15日内向上级法院提出再审申请。二审法院将审查一审法院的判决是否符合法定程序,符合条件的将予以立案。
如果您不幸遭遇交通事故,而肇事车辆选择逃逸,首先您应该立即向当地执法部门报案,并尽量清晰地记住肇事车辆的特征,例如车型、外观颜色、车牌号码等,以便警方尽早搜寻肇事者。如果事故现场附近设有监控设施,这些信息有可能成为警方查明案件实情的重要线索。在此,必须提醒各位,根据我国相关交通法规,如果您触犯交通事故后逃逸的过错,即使未达到刑事定罪标准,也将受到法律制裁,罚款金额在200元至2000元之间;若情节严重,则可能被吊销驾照,甚至面临15天内的拘留处罚。对于那些故意破坏现场证据或隐瞒真相,逃避法律责任的肇事者,这种行为会被视为更为严重的犯罪活动。 如果您考虑与所投保的保险公司取得联系,申请理赔手续,因为现在的汽车保险政策通常包含“无法找到第三方”的保险条款,保险公司将承担全额赔偿责任。如果您将机动车停放在缴纳停车费的场所并遭受了损坏,您也可以尝试与该区域停车场管理人员联系,协商赔偿事宜。根据法规规定,停车场负有保障车辆安全的基本义务。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有以下行为之一的,将会受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处罚: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四)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 (五)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 (六)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 (七)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 (八)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 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6人已浏览
40人已浏览
85人已浏览
19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