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立案阶段首先受害人以原告的身份向有管辖权的提交起民事诉状和相关证据,资料齐全的,法院受理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一般会在7日内立案,同...
1、立案阶段 首先受害人以原告的身份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民事诉状和相关证据,资料齐全的,法院受理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一般会在7日内立...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立案阶段 首先受害人以原告的身份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民事诉状和相关证据,资料齐全的,法院受理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一般会在7日内立案,同时通知当事人。不能立案的,说明理由,需要补充资料的,通知补充。 2、庭前准备阶段 法院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会向被告送达民事诉状副本、应诉通知及原告证据材料,被告收到民事诉状后15日内提出答辩意见,法院收到答辩意见后会送达给原告。有的法院在立案后会向双方送达限期举证通知,此时,应根据通知要求及时举证。确因客观原因无法提供证据的,应当提交延期举证申请。 3、开庭审理阶段 开庭时,书记查明到庭情况,宣布法庭纪律,审判长核对当事人情况,宣布案由、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诉讼权利义务、询问是否提出回避申请。随后,原告陈述、被告答辩、证人作证、出示书证、物证、宣读鉴定结论、宣读勘验笔录等,审判人员发问、相互发问,最后进入法庭辩论环节,各方互相辩论,审判长询问各方最后意见,庭审结束。 4、裁判阶段 案件经过审理后,审判人员会根据庭审查明的情况,结合各方提供的证据,对案件进行评议,作出裁判结果。随后送达裁判文书,任何一方不服,可以上诉,对判决不服的上诉期为15日,对裁定不服的上诉期为10日。如放弃上诉,则上诉期届满,裁判文书生效。
1、立案阶段 首先受害人以原告的身份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民事诉状和相关证据,资料齐全的,法院受理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一般会在7日内立案,同时通知当事人。不能立案的,说明理由,需要补充资料的,通知补充。 2、庭前准备阶段 法院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会向被告送达民事诉状副本、应诉通知及原告证据材料,被告收到民事诉状后15日内提出答辩意见,法院收到答辩意见后会送达给原告。有的法院在立案后会向双方送达限期举证通知,此时,应根据通知要求及时举证。确因客观原因无法提供证据的,应当提交延期举证申请。 3、开庭审理阶段 开庭时,书记查明到庭情况,宣布法庭纪律,审判长核对当事人情况,宣布案由、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诉讼权利义务、询问是否提出回避申请。随后,原告陈述、被告答辩、证人作证、出示书证、物证、宣读鉴定结论、宣读勘验笔录等,审判人员发问、相互发问,最后进入法庭辩论环节,各方互相辩论,审判长询问各方最后意见,庭审结束。 4、裁判阶段 案件经过审理后,审判人员会根据庭审查明的情况,结合各方提供的证据,对案件进行评议,作出裁判结果。随后送达裁判文书,任何一方不服,可以上诉,对判决不服的上诉期为15日,对裁定不服的上诉期为10日。如放弃上诉,则上诉期届满,裁判文书生效。
①等待审查的申请。被拘留的嫌疑犯、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嫌疑人雇用的律师有权提出等待审查的申请。②等待审查的决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到等待审查的申请书后,必须在7天内回答是否同意。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应当报县级以上公安公,检,法机关负责人批准,并签发《取保候审决定书》和《执行取保候审通知书》,并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③取保候审的执行。等待审查的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公安机关执行时,应向嫌疑犯、被告人阅读《保释审查决定书》,签字或盖章,通知保释审查期间应遵守的规定。嫌疑人、被告人在等待审判期间未违反刑事诉讼法第56条规定的,等待审判期满后,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应向嫌疑人退还保证金,通知被告人解除保证。④等待审查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在等待审判的时候,不得中断案件的调查、起诉和审理。等待审查的期限到期,或者发现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或者事件已经结束的情况下,原决定机等待审查的决定,通知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自残逃避调查、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暴力犯罪、其他重大犯罪嫌疑人等不能等待审查。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0人已浏览
975人已浏览
180人已浏览
14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