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民法典》对解除委托合同没有规定期限,当事人可以约定。法律规定,委托人或者受托人可以随时解除委托合同。因解除合同造成对方损失的,除不可归责于...
合同终止期限: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期限的,终止期限届满后消除;法律不规定或者当事人不约定的,终止权人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终止原因之日起一...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民法典》规定解除合同有时间期限。 首先,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法律没有规定或当事人没有约定的,自解除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不行使,或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解除合同没有期限,但是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若合同是附解除条件的合同,则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第五百六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有以下情形的可以解除合同: 1、当事人协商一致; 2、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3、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5、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6、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据中国《合同法》第95条的规定,合同解除权行使的期限有两种。 第一种是在法定或当事人约定期限内行使。需注意的是无论法定期限还是约定期限,在性质上都属于除斥期间,解除权于预定存续期间届满当然消灭。当事人行使约定解除权的期限,应明确地写入合同中。在有法律规定的解除期限时,当事人之间也可以通过约定解除权行使的期限来改变法定解除期限。 第二种是在对方当事人催告后的合理期限内行使。这是针对解除权的行使期限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而言的。在这种情况下,非受不可抗力影响的当事人或者违约一方的当事人为明确自己的义务是否还需要继续履行,可以催告对方当事人行使解除权。而享有解除权的当事人在催告后的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解除权消灭,合同关系继续存在,当事人仍然要按合同履行义务。但经催告后多长期限内权利人必须行使,否则解除权消灭,《合同法》未作具体规定,只规定为“合理期限”。对此,实践中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可根据合同性质、交易目的和交易习惯来确定这个合理期限。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1人已浏览
231人已浏览
155人已浏览
10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