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如果在在缓刑考验期内发现了漏罪,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还是可以办理取保候审的。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
缓刑是刑法规定的刑罚适用制度,取保候审属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刑事强制措施。所以缓刑不能取保候审。 缓刑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可以判缓刑。法律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法定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办理取保候审拘役的缓刑适用情况,应当根据是否符合缓刑条件而定。根据《刑法》第72条、第74条的规定,适用一般缓刑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缓刑的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特点,决定了缓刑的适用对象只能是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而罪行的轻重是与犯罪人被判处的刑罚轻重相适应的。我国刑法典之所以将缓刑的适用对象规定为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就是因为这些犯罪分子的罪行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相反,被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其罪行较重,社会危害性较大,而未被列为适用缓刑的对象。至于罪行性质相对更轻的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因法院不仅仅是根据罪行性质作出具体量刑,法院认为有必要适用管制刑罚进行处罚,所以故将管制刑列为不适用缓刑制度的独立刑种。所谓“3年以下有期徒刑”是指判决确定的刑期而不是指法定刑。犯罪分子所犯之罪的法定刑虽然是中期或长期有期徒刑,但他具有减轻处罚的情节,判决确定的刑期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可以适用缓刑。 (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这是适用缓刑的根本条件。也即有些犯罪分子虽然被判处拘役或短期有期徒刑,但是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不能表明不予关押也不致再危害社会,不能宣告缓刑。但必须注意的是,由于犯罪人尚未适用缓刑,因而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只能是审判人员的一种推测或预先判断,这种推测或判断的根据,依法只能是犯罪情节较轻、犯罪人悔罪表现较好。在这两个因素中,犯罪情节较轻属于已然之罪的范畴,主要表明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较小,应当综合主观恶性与客观危害两个方面加以综合评判。犯罪人悔罪表现较好属于未然之罪的范畴,主要表明犯罪人的再犯可能性较小,应当根据犯罪人的罪后各种表现,并适当考虑犯罪人的一贯表现作出评判。 (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累犯屡教不改、主观恶性较深,有再犯之虞,适用缓刑难以防止其再犯新罪。所以,即使累犯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能适用缓刑。《刑法》(修正案八)将74条修改为:“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需要明确的是,对于取保候审的办理,与是否可以缓刑没有直接的关系,因为取保候审是属于犯罪分子未进行判决时司法机关所采取的司法措施,而对于缓刑是司法机关已经对犯罪分子进行判决后,决定是否可以适用的情况。
虽然不能等待审查,但如果符合缓期执行条件,同样可以缓期执行。1、对于轻罪,可能判处3年以下刑罚的犯罪可以缓期执行2、暴力犯罪,如杀人、重伤、强盗、强奸等暴力犯罪一般不适用缓期执行,另外,在黑案中适用缓期执行也很谨慎3、过劳,绝对不适用缓期执行4、悔罪表现,包括自首、立功、全中心赃物、积极赔偿受害者的损失、支付罚款等,有可能成为缓期执行的考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61人已浏览
180人已浏览
351人已浏览
44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