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起诉:由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起诉书,交纳起诉费。等待法院审查是否符合起诉条件。2、受理:法院审核起诉材料,在7日内决定是否受理。3...
1、准备好民事诉讼状。 2、到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并提交相关的证据材料。 3、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准时出席参与诉讼活动。 4、若不服一审...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提交诉状申请立案 债权人可以写一份起诉状然后递交到法院立案厅进行立案。 2、法院发出受理通知 在法院立案之后,人民法院会对债权人发出受理通知。 3、法院组织双方交换证据、被告递交答辩状 债权人和债务人交换双方的证据,债务人就债权人的诉求作出应答。 4、开庭审理、质证、辩论 上述程序进行完之后,双方只需等待开庭,然后参与审判即可。 5、宣布判决结果 有可能是当庭宣判,也可能是择日宣判。 6、判决生效,执行 起诉前进行财产保全,有利于维护权益,有利于执行。
一般来说,原告一方起诉法院诉讼,打官司诉讼程序如下: ①.起诉。原告一方向法院递交民事起诉状一式两份(按照被告人数增加份数)、身份证、相关证据副本,请求法院依法判决达到自己的请求。 ②.法院受理。法院送达被告民事起诉状副本,被告向法院递交民事答辩状一式两份(按照原告人数增加份数)。 ③.法院审理。法庭调查、示证、质证、辩论,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④.法院调解。法院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达成一致,法院制作民事调解书。 ⑤.法院判决。调解不成的,法院应当及时判决,制作民事判决书。 ⑥.送达。法院给原告、被告送达调解书或者判决书,原告、被告亲自签收。
假如生活中什么样的纠纷最多,那么我想除了离婚纠纷,也许最多的就是民间借贷等债权债务纠纷。在民间贷款和个人之间的债务债权债务纠纷中,很多当事人想向法院起诉,但不知道法院起诉需要什么手续。他的流程是怎样的?所以作为律师,我给当事人的建议是这样的。首先,起诉前一定要有充分切实的证据。没有相关证据,不要贸然起诉。在收集到相关的证据以后,我们就可以撰写诉状,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十一十九条的规定,起诉必须满足几个条件。第一,原告应当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第二,要有明确的被告。第三,需要有明确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第四,案件属于人民法院管辖。对于个人之间的债权债诉时要注意第119条规定的四个条件,第二个是明确的被告,因为在司法实践中,我们往往因为找不到被告而无法立案。因此,对于债权人来说,在起诉前尽可能多地了解被告人的信息,对我们起诉立案非常有帮助。法院立案后,通常会发出受理案件的通知,并向双方发送传票,组织双方交换证据。接到原告方的投诉和其他证据材料后,被告应当按照法律的规定提交答辩状,最后开庭审理,在审理过程中进行质证。辩论最终是法院判决或调解。以下呢就是个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9人已浏览
265人已浏览
172人已浏览
74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