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虚假诉讼200万人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司法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
根据我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的规定,对刑事诉讼领域的伪证行为进行了定罪量刑,对民事诉讼领域的妨害司法行为未作明文规定。而刑法的“法无明文...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刑法,以捏造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碍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并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单位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前款的规定处以罚款。行为人主观上没有具体的主观目的,无论是否谋取利益、利益是合法利益还是不合法利益,都可以构成本罪。行为人为了偿还贷款而虚假转让债权,由他人提起诉讼偿还贷款的。这种情况也符合本罪规定的客观危害行为。
根据我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的规定,对刑事诉讼领域的伪证行为进行了定罪量刑,对民事诉讼领域的妨害司法行为未作明文规定。而刑法的“法无明文不为罪”的基本原则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犯虚假诉讼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虚假诉讼涉案金额达到30万,涉嫌构成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一般会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3人已浏览
226人已浏览
231人已浏览
49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