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申请遗赠抚养协议的公证材料有: 一、继承人身份证件; 二、房地产所有权证书; 三、被继承人死亡证明.户口注销证明; 4、遗产所有权证明和财产...
签订该协议的双方当事人必须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是真实意思的表示;遗赠人所遗赠的财产必须是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同时必须有两个以上的、无利害关系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对于遗赠与遗赠抚养协议,两者都属于法律行为,其中遗赠属于死后生效的行为,而遗赠扶养协议是死后生效行为,以及生前生效行为的结合。所以说,其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基于此,为了方便大家了解,下面将为大家详细的介绍,遗赠与遗赠抚养协议的异同,请往下继续阅读了解。遗赠与遗赠抚养协议的异同一、遗赠遗赠指遗嘱人用遗嘱的方式将其个人财产的一部分或全部,于死后赠给国家、集体和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的一种法律制度。二、遗赠扶养协议遗赠扶养协议指公民与扶养人或集体所有制组织订立的有关扶养人或集体所有制组织承担该公民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的协议。三、遗赠与遗赠抚养协议的异同遗赠扶养协议与遗赠都是财产所有人对自己的财产在生前作出处分,在死后实现财产所有权转移的行为,但是两者有以下的区别:1、遗赠扶养协议是双方的法律行为,只有在遗赠方和扶养方双方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才能成立。凡不违反国家法律规定、不损害公共利益、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准则的遗赠扶养协议即具有法律约束力,任何一方都不能随意变更或解除,如果一方要变更或解除,必须取得另一方的同意。而遗赠是遗嘱人单方的法律行为,不需要他人的同意即可发生法律效力。遗赠不仅可以单方面订立遗嘱,而且还可以随时变更遗嘱的内容,或者撤销原遗嘱,另立新遗嘱。2、遗赠扶养协议是有偿的、相互附有条件的,它体现了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而遗赠是财产所有人生前以遗嘱的方式将其财产遗赠给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行为,它不以受遗赠人为其尽扶养义务为条件。3、遗赠扶养协议从协议成立之日起开始发生法律效力。而遗赠是从遗赠人死亡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4、遗赠扶养协议中的扶养人必须是有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集体组织。遗赠中的受遗赠人可以是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也可以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遗赠抚养协议不需要公证,法律并没有规定遗赠抚养协议一定要公证,当事人自己可以选择公证还是不公证。遗赠扶养协议并不需要经过公证才有法律效力,由当事人自己选择。根据2021年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第一千一百五十八条规定,自然人可以与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该组织或者个人承担该自然人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
1、遗赠人和赡养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当事人的意思是真实的。协商一致,协议条款齐全,权利义务明确,具体可行;3、遗赠财产归遗赠人所有,产权明确无争议;财产具体,不易灭失;4、对遗赠人的债权债务有明确的处理意见;5、遗赠人有配偶并同居的,应当与夫妻共同签订协议;6、赡养人有配偶的,必须征得配偶的同意;7、担保人同意担保的意思表示和担保财产。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3人已浏览
204人已浏览
452人已浏览
18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