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要约指当事人一方提出订约条件,愿与对方订立合同的意向表示。中标是指投标人被招标人按照法定流程确定为招标项目合同签订对象,一般情况下,投标人中...
要约收购价格的简称。要约收购是指投资者通过向某上市公司全体股东发出公开收购要约,以控股或兼并公司为目的取得公司股份的行为。根据证监会的有关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要约收购价的简称。所谓要约收购是指,投资者通过向一个上市公司所有股东发出公开收购要约的方式,以对该公司控股或者兼并为目的而取得该公司股份的行为。 根据证监会的有关规定: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收购人持有一个上市公司的股份达到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30%时,继续增持股份的,应当采取要约方式进行,发出全面要约或者部分要约。 要约收购是一种特殊的证券交易行为,其标的为上市公司的全部依法发行的股份。其最大的特点是在所有股东平等获取信息的基础上由股东自主作出选择,因此被视为完全市场化的规范的收购模式,有利于防止各种内幕交易,保障全体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
《》第14条规定:“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一)内容具体确定;(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合同法》还规定:如果商业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规定的,视为要约。要约的效力。《合同法》第16条规定:“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要约的失效。要约发出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失效,要约人不再受原要约的拘束:a.要约的撤回。b.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c.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进行实质性变更。d.要约中规定有承诺期限的,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e.要约的撤销。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别。a.要约邀请是指一方邀请对方向自己发出要约,而要约是一方向他方发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b.要约邀请不是一种意思表示,而是一种事实行为。要约是希望他人和自己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是法律行为;c.要约邀请只是引诱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在发出邀请要约邀请人撤回其中邀请,只要未给善意相对人造成信赖利益的损失,邀请人并不承担法律责任,以下四个法律文件为要约邀请: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公告、招股说明书
公开招标后流标的处理方法 《招标投标法》第二十八条: 投标人少于三个的,招标人应当依照本法重新招标。 第四十二条: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所有投标被否决的,招标人应当依照本法重新招标。 如果是设备的话,可以通过技术对比达不到设计要求之类原因。,可以不招标。 如果是工程施工招标的话,《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第三十八条还有一条规定:提交投标文件的投标人少于三个的,招标人应当依法重新招标。重新招标后投标人仍少于三个的,属于必须审批的工程建设项目,报经原审批部门批准后可以不再进行招标;其他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人可自行决定不再进行招标。二次招标不成功改为直接发包经过主管部门同意的,报是有关部门同意后才可以采取竞争性谈判、询价或者单一来源方式进行采购二次招标不成功是投标人少于三个的按《工程建设项目货物招标投标办法》第三十四条第四款“提交投标文件的投标人少于三个的,招标人应当依法重新招标。重新招标后投标人仍少于三个的,必须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报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备案后可以不再进行招标,或者对两家合格投标人进行开标和评标。” 根据《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第四十三条投标截止时间结束后参加投标的供应商不足三家的,除采购任务取消情形外,招标采购单位应当报告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由财政部门按照以下原则处理: (一)招标文件没有不合理条款、招标公告时间及程序符合规定的,同意采取竞争性谈判、询价或者单一来源方式采购;(二)招标文件存在不合理条款的,招标公告时间及程序不符合规定的,应予废标,并责成招标采购单位依法重新招标。在评标期间,出现符合专业条件的供应商或者对招标文件作出实质响应的供应商不足三家情形的,可以比照前款规定执行。” 据此可以采取竞争性谈判、询价或者单一来源方式进行采购。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50人已浏览
201人已浏览
128人已浏览
14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