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目前,理论上一般认为共同犯罪人的分类方法有两种:以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分工为分类标准的分工分类法和以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作用的大小为分类标...
威胁从犯不能脱离共同犯罪。威胁从犯是共犯的一种,只能存在于共同犯罪中,因此对威胁从犯的理解和认定不能脱离构成犯罪和共同犯罪的条件。根据刑法第...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是。被胁迫实施了犯罪行为的,被胁迫人构成胁从犯,与强迫者会形成共同犯罪,胁从犯按照其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胁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 它有两个特征: 一是在主观上行为人虽然明知自己实施的行为是共同犯罪行为,但从其内心而言,行为人本不愿意或不完全愿意参与共同犯罪,只是由于受到他人的暴力威胁才参加了共同犯罪。 二是在客观上行为人虽然参与了共同犯罪的实施,但是其犯罪行为显得比较消极,缺乏积极主动精神。
《刑法》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第二十六条 【主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 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第二十七条 【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共同犯罪中都会区分为主犯与从犯。我国刑法以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为主、兼顾分工对共同犯罪人进行分类,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四种共同犯罪人承担的刑事责任也是不同的。区分主犯与从犯是为了体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为了实现刑罚的目的,是为了体现刑罚的谦抑性。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88人已浏览
171人已浏览
231人已浏览
14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