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开庭,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 2、法律依据《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
那要看是公诉案件还是自诉案件了,轻伤如果是公诉案件按普序审理的话,按照《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分三种情况来谈。第一种是刑事案件,刑事案件,法院接到人民检察院,移交到法院的刑事案件以后,一般简易程序在一个月内要开庭。普通程序。一个多月之内要开庭。第二种情况是民事案件,民事案件法院受理立案以后,一般也要分简易程序还是普通程序。简易程序一般一个月内要开庭。如果是普通程序的案件,不公告的一般两个月之内要开庭。如果要发公告送达起诉书副本传票的,一般是三个多月,到四个月之间要开庭。第三种情况是行政案件,行政诉讼案件法院接到起诉以后,也是一般一个多月之内要开庭
造成轻伤二级,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应当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不能积极赔偿的,不能得到受害人的理解,不能判处缓刑。根据刑法的规定,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符合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的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获得受害者的理解并不是缓刑的前提。此外,故意伤害轻伤二级的,法定量刑不足三年。有良好认罪、悔改的,可以争取缓刑。刑法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18岁以下的人、孕妇、75岁以下的人,应当宣告缓刑:(1)犯罪情节较轻;(2)悔改;(3)无再犯罪危险;(4)宣告缓刑对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的身体的。
核心提示:在实践中,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之后,准备答辩状并且收集相关证据材料,并依照法院通知的时间准时参加庭审。那么,在开庭审理后直到判决结束一般需要多长时间呢?下面由法律经验为您整理介绍。 我国法院的庭审没有时间上的限制,只要在审限内审结案件就可以。但是,按照实际情况,一般来说一次庭审的时间需要1到2个小时左右。如果案件权利关系简单,通常一个小时左右可以审理完毕,要是有一定复杂程度的,需要1个多小时到2小时,或者2小时以上不等。 除此之外,还需要关注庭审中以下几个时间: 1、关于被告答辩状的时间 人民法院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 被告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注意: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会在收到之日起5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给原告。 2、法院通知当事人开庭的时间 诉讼法规定是在开庭前3天通知。 3、法院审结案件所需时间 民事案件 简易程序案件:3个月; 一审普通程序案件:6个月; 上诉案件:3个月; 特别程序:30天内;公告期满后30天内; 再审案件:3个月内。 刑事诉讼 简易程序案件:20天内(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 一审普通程序案件:2个月(至迟不超过3个月); 上诉、抗诉案件:2个月; 重审案件:3个月。 4、法院判送达判决书的时间 法院当庭宣告判决的,一般会在5日内送达判决书。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70人已浏览
127人已浏览
151人已浏览
27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